台南人物生命故事集 01 — 大學路 18 巷中最道地的英式美食 — London Pie (倫敦派)

每當夜幕降臨,這家紅白相間的半露天餐廳,便會點亮微黃的燈光,如同一盞溫暖的燈塔,歡迎著遠道而來的食客。在用餐顧客的歡聲笑語中,帥氣老闆的招呼聲響亮而充滿活力,充斥著對生活的熱愛與激情。踏入店內,總會被他那響亮而溫暖的聲音所吸引:“來~看看要吃什麼喔~~~”,他臉上洋溢著的笑容,仿佛是溫暖的陽光,無論是安靜的午後還是繁忙的晚餐時光,都能讓人感受到如春風般的溫暖。

台南府城是個文化古都,這裡有著吃不完的美食、去不完的咖啡館、住不完的老屋民宿以及走不完的古道巷弄。而在細細品味和挖掘之下,這裡的所有人事物,也都有著說不完的故事。我想盡我所能地記錄在台南遇見的所有生命故事。將台南人事物的美好與溫暖,分享給整個世界。

成大旁邊的磚紅小巷上,一對鶼鰈情深的長者正在牽著手散步;台南的一切人事物,看起來都是那麼的溫暖與美好,在我眼中,這是最好的生命故事之一
成大旁邊的磚紅小巷上,一對鶼鰈情深的長者正在牽著手散步;台南的一切人事物,看起來都是那麼的溫暖與美好,在我眼中,這是最好的生命故事之一

座落在台灣名校成功大學周邊,車水馬龍的大學路上,藏匿著兩條寧靜清幽的磚紅小巷。在小巷中,紅牆之上繁花盛放、綠葉爭輝,白玉凝脂般的白花、飽滿欲滴的綠葉與略現斑駁的紅磚牆相映成輝,像極了畫布上繽紛斑斕的筆觸,繪聲繪影地向我敘述著台南在歷經了 400 年的歲月與文化洗禮後歸真反璞的熱情與優雅;地面紅磚上的細微裂痕,訴說著每個行者曾經經歷過的生命故事與追尋夢想的足跡。對於有幸住在這條巷弄中的我來說,在這裏,連早上八點出門上課這種大學生幣之唯恐不及的夢魘都成為了我最快樂的享受。而每當夜幕降臨時,大學生們的歡聲笑語便會漸漸滲透巷弄中的每個角落,伴隨著令人食指大動的美食飄香,交織演奏成我每晚歸宿的跫音;兩旁餐廳亮起的微黃燈光,則成了我在這花花世界中的燈塔,指引我返回寧靜的歸處。

而今晚的主角,便是座落於此的一家非常地道的英式餐廳 — London Pie(倫敦派)。

London Pie(倫敦派),正是位於此巷中的一偶,那紅白相間的屋簷下,半露天的店面總在夜晚亮起鵝黃色的燈火,照亮人們返家的路途、也歡迎著遠道而來的食客們;撲鼻而來的英式燉飯香氣,是令饕客們趨之若鶩的勾魂攝香,也是讓我在每次路過時都感到飢腸轆轆的罪魁禍首;食客們的歡聲笑語,是我在壓力重重的日子裡,感受到最平凡溫暖的日常;帥氣老闆宏亮的招呼聲,就像少林寺山頂那口古鐘的鳴響,總能盪開我心中的不快與陰霾。

夜幕降臨後的 London Pie(倫敦派)
夜幕降臨後的 London Pie (倫敦派) 店面

每當夜幕降臨,這家紅白相間的半露天餐廳,便會點亮微黃的燈光,如同一盞溫暖的燈塔,歡迎著遠道而來的食客。在用餐顧客的歡聲笑語中,帥氣老闆的招呼聲響亮而充滿活力,充斥著對生活的熱愛與激情。每一次踏入店內,總會被他那響亮而溫暖的聲音所吸引:“來~看看要吃什麼喔~~~”,他臉上洋溢著的笑容,仿佛是溫暖的陽光,無論是寧靜的午後還是繁忙的晚餐時光,都能讓人感受到如沐春風般的溫暖。

他的英式料理更是被來自歐洲的成大學生譽為:「十分道地且美味」。在我心中,食物的美味並非唯一,更重要的是,在壓力重重的日子裡,或是被寒風吹得瑟瑟發抖時,老闆那響亮而充滿溫度的聲音和眼角的微笑,總能讓我重新感受到這個世界的溫暖。

2023 年 3 月 4 號晚上六點,是一個春風徐徐的美好夜晚,Vicky 結束了成大單車節的活動,來到我的宿舍找我。我們一起漫步前往大學路 22 巷的 London Pie(倫敦派)吃晚餐。她點了泰式酸辣檸檬雞柳通心麵,而我則選擇了法式紅酒嫩煎牛肉燉飯。那是一場味蕾與愛的饗宴,在徐徐晚風中,我們慢慢吃著、聊著,分享著日常的點滴和美好。

餐後與老闆聊天,我們好奇地問起為什麼將店名取做 London Pie(倫敦派)卻沒有賣派。老闆微笑著講述了他的人生故事和店名的由來。

原來,老闆大學畢業後,為了避免長期的義務役,轉而選擇了四年的志願役,開始了他在台南的軍旅生涯。退伍後,渴望自由的他跑去墾丁打工度假。在那裡,他結識了一群外國朋友,他們在那一年的打工度假中,一起衝浪、騎單車,並互相和彼此分享各自家鄉的美食料理,共同度過了一段美好時光,而老闆也從這群朋友身上學會了製作英國美食 — 倫敦派的技法。打工度假結束後,他在墾丁大街上開了個小攤飯,專賣倫敦派。由於學習的是最道地的英國倫敦派料理手法,因此他當時的生意非常興隆,當時他一週只工作三天,星期五、星期六和星期日,儘管一週只工作三天,可是他的收入總仍是滿滿當當的、無比豐厚。一年的時光轉瞬即逝,他在快樂和自由生活中積累了一筆不小的財富。

回到台南後,老闆在大學路 22 的巷口租了一個一坪的小店面,開始販賣倫敦派,同樣也是門庭若市、高朋滿座。只可惜隨著時間的推移,原物料價格上漲,老闆不得不轉而銷售其他歐式美食,如意大利麵、燉飯、貝果等。但對他來說,最重要的不是食物本身,而是能與客人親密互動,傳遞笑容和溫暖。對老闆而言,將食物和笑容的溫暖傳遞給每位顧客,讓他們感受到同樣的溫暖,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不是食物本身,而是能與客人親密互動,分享笑容和溫暖

最重要的不是食物本身,而是能與客人親密互動,傳遞笑容與溫暖


我原本很喜歡丁卉所說的一句話:「世界上最治癒的東西,第一是美食,第二才是文字。」,但現在我會說:「世界上最治癒的東西有四,美食、文字、笑容與溫暖。」

期許自己,從今天開始,做一個更加溫暖的人,保持溫暖的笑容、持續寫出溫暖的文字、持續分享好書、持續分享美好的生命故事,偶爾吃些美食。

分享你的喜愛
子揚
子揚

我是一個無條件的樂觀主義者,我喜歡閱讀、認識自己、探索世界、學習與實踐。我想要從自己出發,透過自己的真誠、熱情與行動去影響他人,成為照亮世界的光。
我想要創造一個世界,在這世界中,沒有競爭與破壞,所有的一切都是正和成長;在這世界中,每個人都能盡情地展現自己的好奇心和熱情,並可以有一個安全的環境讓人們可以毫無後顧之憂地投入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盡情的學習與創造;在這世界中,所有人都能獲得身體上的健康與心靈上的寧靜;在這個世界中,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愛、幸福和信任。

文章: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