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伊隆 · 馬斯克(Elon Musk) 身上學到的 7 件事

馬斯克

在 SpaceX 和 Tesla 成立之初,人們嘲笑他是個瘋子,將他的夢想和他承諾要做出的產品視作笑柄;然而在今天,我們都生活在他創造的世界裡。

2008年9月28日,獵鷹 1 號在 SpaceX 員工的尖叫聲中成功升空,這是它的第四次試射。而如今,獵鷹9號運載火箭以及獵鷹重型運載火箭在美國的土地上反覆升起與降落。自2010年起,SpaceX的所有飛行任務都使用獵鷹9號運載火箭以及獵鷹重型運載火箭。 截止2024月8月20日,獵鷹9號和獵鷹重型已經發射了376次,其中373次任務完全成功,1次部分成功,1次飛行中失敗。

Model S、Model X、Model 3、Model Y 和 Cybertruck 在全世界的各個角落奔馳著。而 Model Y在2023年第一季度成為全球最暢銷車型,共銷售267,200輛。這是一個歷史的時刻,在汽車行業的發展歷史中純電動汽車首次登上全球銷量排行榜榜首。除了Model Y外,前五名的其他四個車型皆為豐田汽車的燃油車型。

2024年1月29日,Neuralink首次將晶片植入到人類大腦之中,上個月,Neuralink成功在第二位受試者 Alex 的大腦中植入晶片裝置。現在,Alex已經開始玩電腦遊戲,同時學習如何設計3D物件。

而這一切奇蹟的創造者,是賣座電影「鋼鐵人」的原型 —— 伊隆.馬斯克(Elon Musk)。

馬斯克於1971年出生在南非,他陰晴不定的個性其來有自。他從小遭受父親的精神虐待,還被送到暴力充斥的野營活動,必須想辦法從弱肉強食的競爭環境活下來。這原本已經夠糟了,然而,對小馬斯克而言,雪上加霜的是,他的亞斯伯格症讓他難以理解人際互動的社交暗示,而因此在學校常常遭受到同學的霸凌。馬斯克長大後曾說:「苦難塑造了我,使我的痛苦閾值變得非常高。」而「不畏風險」、「抗拒束縛」的狂氣,似乎是潛藏在他體內的 DNA。無論是探索太空世界的 SpaceX、電動車特斯拉(Tesla),還是人工智慧公司xAI,都來自學生時期馬斯克的思考與探究,他將興趣與夢想變成工作,甚至視為一種使命感,逐步實踐幫助社會的遠大理想 —— 替人類解決最棘手的生存問題。

跟賈伯斯一樣,馬斯克被稱為「改變世界的科技狂人」,但他的夢想顯然更大也更瘋狂。

The mission of SpaceX is to make humanity multi-planetary and to revolutionize space technology with the ultimate goal of enabling people to live on other planets.

他創辦 SpaceX 並不是因為他想要在太空產業的市場中分一杯羹,而是因為他想要讓人們成為多星球公民,能夠自由地移動和居住在地球、火星以及其他各個星球上,這樣萬一有朝一日地球發生了足以讓人類毀滅的災難時(像是能源危機、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糧食危機等),人類才有機會在其他星球繼續生存下去。

“You want to wake up in the morning and think the future is going to be great - and that’s what being a spacefaring civilization is all about. It’s about believing in the future and thinking that the future will be better than the past. And I can’t think of anything more exciting than going out there and being among the stars.” -伊隆 · 馬斯克(Elon Musk)

“You want to wake up in the morning and think the future is going to be great – and that’s what being a spacefaring civilization is all about. It’s about believing in the future and thinking that the future will be better than the past. And I can’t think of anything more exciting than going out there and being among the stars.” -Elon Musk

Tesla’s mission is accelerating the world’s transition to sustainable energy. They are building a world powered by solar energy, running on batteries, and transporting electric vehicles. Exploring the most recent impact of their products, people, and supply chains.

特斯拉的使命則是要透過推動再生能源的發電和儲存加速提升全球的永續能源使用率,進而創造一個永續繁盛的世界。這也是為什麼特斯拉的電動車不斷降價,他們想要透過為大家提供負擔得起的電動車,加速提升全球的永續能源使用率。

這兩間公司的使命源自一個相同的願景:「讓人類可以永續生存,讓人類社會可以永續繁榮。」馬斯克渴望創造一個永續繁盛的世界,他不願意看到人類走向滅亡。

The mission of Neuralink is to create a generalized brain interface to restore autonomy to those with unmet medical needs today and unlock human potential tomorrow. They are redefining the boundaries of human capabilities.

Neuralink 的使命是打造一個能廣泛適用的腦機介面,來讓今天失去行動能力卻苦無辦法的人得以重獲自由,並解鎖人類的無限潛能。他們正在重新定義人類的能力邊界。

在 SpaceX 和 Tesla 成立之初,人們嘲笑他是個瘋子,將他的夢想和他承諾要做出的產品視作笑柄。

然而在今天,我們都生活在他創造的世界裡。

一、找出真正重要且值得去做的事情,然後想辦法實現它,即便這個點子看起來瘋狂的難以實現

「矽谷或一般企業領導人,他們通常不缺錢,」Google執行長賴瑞佩吉說到,「如果你擁有想花都花不玩的財富,那麼你幹嘛還要花時間在一個吃力不討好的事業上呢?那是為什麼我發現伊隆是個格外鼓舞人心的例子。他說:『好吧。我在這個世界上真正應該做的是什麼呢?解決車子問題、全球暖化效應和讓人類成為多星球公民。』我認為,他說的那些目標,是相當令人信服的,現在他有幾間公司正在實現這些理想。」

「這也成為了他的一項競爭優勢。如果可以為一個竭盡全力想要登上火星的人工作,你為什麼還要為國防承包商工作呢?你可以用一種對公司真正有利的方式來精確界定問題。」

有一段引述佩吉的話,一度四處流傳,說他想要把他所有的錢都留給馬斯克。佩吉覺得他的話被錯誤引用,但卻支持這個想法。「我目前不會把我的錢留給他,」佩吉說,「但是伊隆為人類擁有一個多星球社會提供一個相當令人信服的理由,否則我們可能都會死,為了種種不同的理由,似乎是悲哀的。我認為他的計畫是非常可行的,在火星成立永久的人類殖民地,而我們需要的是相對少的資源。我只是試圖強調那真的是很強大的理念。」

佩吉指出:「好的理念在實現之前總是瘋狂的。」這也是他運用在 Google 的原則。佩吉和布林公開表示有興趣開發書本全文搜尋技術時,他們諮詢的專家都說,將所有的書本都數位化是不可能的。但這兩位 Google 創辦人決定進行測試,以判斷在合理的時間內掃描完這些書本是否實際可行。他們的結論是可行的,而 Google 從那時起至今,已經掃描了數百萬本書。

「後來我了解到,對於我們不太了解的事物,直覺並不可靠,」佩吉說,「伊隆談論這點的方式是:你永遠必須從問題的首要原則開始。它的物理性質是什麼?要花多久時間?成本多少?我可以讓它便宜多少?你需要有這種水準的工程和物理知識,去判斷什麼事可能的、有趣的。伊隆特別的地方在於這些知識他都知道,他也了解商業、組織、領導力,以及政府相關事項。」

有時候,馬斯克和佩吉會在Google於帕羅奧圖市中心的一間秘密公寓裡會談,這間公寓位於一棟比較高的建築內,可以遠眺環繞史丹佛大學校園的山景。佩琪和布林會在這間公寓裡進行私人會議,並請專屬廚師為賓客準備食物。 馬斯克出席時,對話通常比較天馬行空。

「我曾經去過那裡一次,伊隆在談論建造一架能夠垂直起飛和降落的電動噴射飛機,」創業投資人、也是馬斯克有人的扎克瑞說,「佩吉說這家飛機應該能夠降落在滑雪道上,布林說它必須能夠停泊在曼哈頓港。然後他們開始討論建造一架一直環繞繞著地球飛行通勤飛機,你可以跳上去,並以驚人的速度飛到各地。我認為所有人都在開玩笑,但結束時,我問伊隆:『你真的要做那個嗎?』他說:『對。』」

「我想這些討論有點像是我們的娛樂消遣,」佩吉說,「「我們三個討論有點瘋狂的事情,除了好玩,我們也常發現最後真的可行的東西。我們討論了數以百計或數以千計有可能發展的東西,最後得出幾個最有發展潛力的。」

有時候,佩吉談論馬斯克,就好像他是得天獨厚、天生有一股力量,能夠完成商業界人士永遠不會去嘗試的事情。「我們認為, SpaceX和特斯拉的風險極高,但我認為伊隆無論如何都會讓它們成功,他願意忍受一些個人必須付出的代價,而且我認為,他的勝算其實相當高。如果你和他有私交,你就會知道,回顧他創辦這些公司經歷,你會說他的成功機率超過90 %。我的意思是,現在我們正好有個典範證明,你可以對某件事別人認為瘋狂的事情充滿熱情,而且你可能非常成功。從這點來看伊隆,你會說『好吧,就或許這不是運氣,他成功了兩次,不可能完全是運氣。』我認為,在某種意義上,或許我們應該讓他做更多的事。」

在商人和政客短視近利的時代,佩吉把馬斯克當作創新典範,希望其他人會效法馬斯克。「我認為, 我們的社會並不善於判斷什麼事情是真正重要且值得去做的,」佩琪說,「 我們也並未以全面性的考量去教育下一代。你應該有相當淵博的工程和科學背景,也應該有領導力、商業的訓練。具備管理、組織或募集資金的相關知識。我認為多數人都未具備這些能力,這對未來發展將會是個大問題。工程師通常接受的是專屬領域的專業訓練,但當你能夠將這些學科全部融會貫通去思考, 你會有不同的思維,並可以激盪出夠瘋狂的點子,以及可能的做法。我認為, 那對於這個世界來說真的很重要,那是我們取得進步的方式。」

二、用夢想和熱情邀請(吸引)和你有著相同夢想的優秀人才一起來共同實現夢想

儘管馬斯克所做到的事情看來像是個奇蹟,儘管他確實成功了好幾次,儘管他被稱作是融合了比爾蓋茲與賈伯斯所進化而成的天才,但是,他並不是個人完成這些豐功偉業的。在SpaceX 和 Tesla 的背後,都有著數十、數百甚至是數千人的團隊在拼命地想要實現這些遠大的夢想與瘋狂的計畫,馬斯克帶著他的夢想,在美國各大名校中招募許多有志青年來共同努力實現這些看似遙不可及夢想,並且也從許多知名企業中找到了許多心懷抱負卻因僵化已久的死板制度而無處施展拳腳的英雄好漢。各路人馬因夢想而齊聚一堂,在艱難挑戰中一展長才,努力共同實現這些看似荒唐的夢想。而這也是為什麼馬斯克可以達到如今這般輝煌成就的原因。

三、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事情永遠能做得更好,你永遠也不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

馬斯克總會要求自己和員工去完成很多不可能的任務。

當其他公司花費30~90億美元去製造一架太空船時,馬斯克要求自己和員工用3億美元來做出天龍號太空船。

當一般航太公司使用的工業級設備成本為5萬到10萬美元時,馬斯克要求團隊親手做出成本只要5,000美元的設備。

當電動機械致動器用12萬美元的價格販售致動器時,馬斯克要求員工用5,000美元的預算將其做出。

而就像布洛根和其他工程師一樣,戴維斯也曾被馬斯克要求去完成幾乎不可能實現的任務。戴維斯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發生在2004年,當時SpaceX需要一個致動器來推動獵鷹1號第二節火箭的平衡環架,以控制其飛行方向。戴維斯這輩子根本沒建造過任何裝置,於是去找了一些能夠幫助他製造電動機械致動器的供應商,對方的報價是12萬美元。

馬斯克看到後笑了,他說:「 那個零件不會比一個車庫門控制系統更複雜。你的預算是5,000美元,去完成它吧!」 最後戴維斯花了九個月的時間來製造這個自動器。完成之後,他又花了三個小時寫了一封電郵給馬斯克,說明這個傳動裝置的優缺點,他詳細述說他如何設計這個裝置、做出各種選擇的原因,以及成本是多少。

就這樣,為了讓火箭的運載成本下降至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負擔得起的程度,為了實現讓人類成為多星球公民的夢想,為了拯救人類於浩劫末日當中,馬斯克和SpaceX的團隊成員不斷地挑戰自己的極限,迅速且堅毅地用頭腦和雙手打造出了成本遠低於市場價格的火箭。

四、非常迅速地做出重大決定

當戴維斯按下「傳送」時,一股焦慮感席捲全身,他知道他花費將近一年的時間付出一切去做的事情,換作是其他航太公司的工程師,恐怕連嘗試都不願意。對於他的辛勞與焦慮,馬斯克給了他一個最簡單標準的回覆:「OK」。

戴維斯設計的這個致動器,成本只要3,900美元,後來隨著獵鷹1號一起飛上太空。「我把我的研發與製造歷程全寫在那封電子郵件上,結果1分鐘之後得到那個簡短的回覆,」戴維斯說,「公司所有的員工都有過類似經歷。我最喜歡馬斯克的一點是,他能夠非常迅速地做出重大決定,今日他的風格依然如此。」

五、跨界思考,邊做邊學,帶著好奇心不斷詢問,向優秀的人學習,即便那個人是你的員工

在SpaceX的早期階段,馬斯克並不了解製造火箭需要什麼樣的機械設備,以及多少工作量。他會斷然拒絕採購專用加工設備的申請,直到工程師們能夠清楚地逐條解釋為什麼需要這些設備,還有他自己也從中學到原理之後,他才會同意採購。 當時馬斯克還沒有掌握好一些管理技巧,難免為他帶來不好的名聲。

然而隨著SpaceX逐漸成熟,馬斯克也成長為真正的執行長和火箭專家。剛踏上獵鷹一號之旅時,馬斯克孩子是一個充滿幹勁的軟體工程師,他努力從這個截然不同的領域,學習各種知識基礎,在創辦和PayPal時,他有自信堅持自己的觀點,並指導程式設計團隊。但在SpaceX, 他不得不邊做邊學。起初他大部分的火箭知識來自教科書,但隨著越來越多精英加入SpaceX,他意識到公司員工就是他的知識寶庫,值得他好好挖掘。

馬斯克會在SpaceX工廠裡攔住工程師,開始詢問對方關於某種閥門或特殊材料的專業知識。「起初以為他是在試探我們,看我們是否有真才實學,」早期就進入公司的工程師布洛根表示:「 然後,我意識到,他就只是想要學習,他會一直問下去,直到他了解大約九成你所掌握的知識。」那些跟馬斯克相處已久的人可以證實,他有驚人的知識吸收量,而且可以幾乎完整無誤地牢記,這是他給人印象最深刻、也是最令人畏懼的技能之一。童年時的馬斯克可以快速吸收書中知識,今天這個能力似乎絲毫未減。

馬斯克就這樣,在SpaceX創立之初,就開始從書本和優秀的人身上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好奇、不斷詢問,邊做邊學,最終透過學習從一個矇矇懂懂的軟體工程師,成長成為了能獨當一面的執行長與火箭專家。

六、永不言棄

雖然如今 SpaceX 和 Tesla 都已成長為大企業,但是其實這兩家企業在早期都曾幾度面臨即將破產的困境,然而馬斯克每次都會自掏腰包去填補公司的資金漏洞,並在自己和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做出驚人的好產品以及談成幾項大交易來逆轉局勢,化險為夷。這也是馬斯克讓我最感到佩服的地方,他真的是因為熱愛與夢想而堵上一切在拼命,不顧一切地想要將事情做好、將夢想實現,即便可能會傾家蕩產在所不惜。

分享你的喜愛
子揚
子揚

我是一個無條件的樂觀主義者,我喜歡閱讀、認識自己、探索世界、學習與實踐。我想要從自己出發,透過自己的真誠、熱情與行動去影響他人,成為照亮世界的光。
我想要創造一個世界,在這世界中,沒有競爭與破壞,所有的一切都是正和成長;在這世界中,每個人都能盡情地展現自己的好奇心和熱情,並可以有一個安全的環境讓人們可以毫無後顧之憂地投入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盡情的學習與創造;在這世界中,所有人都能獲得身體上的健康與心靈上的寧靜;在這個世界中,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愛、幸福和信任。

文章: 19